嗚呼! 天以陰陽五行, 化生萬物, 故曰惟天地, 萬物父母。 夫父母之於子, 俾之趨利而避害者, 無所不至。 雨暘燠寒風, 相代於四時, 而天下之物, 洪纖巨細, 咸遂其生矣。 《易》曰: “乾道變化, 各正性命。 雲行雨施, 品物流形。” 此之謂也。 雖然受上天之眷命, 理億兆之臣庶者, 君也。 人事感於下, 則天變應於上矣。 故肅乂哲謀, 聖之所感, 雨暘燠寒風, 時若狂僭豫急, 蒙之所召, 咎徵斯見。 今値徂暑之月, 乃遭旱災之甚, 咎實在予, 不可他求。 此必刑罰不中, 而有罪者曲蒙赦宥, 無罪者反罹殃禍。 用舍失宜, (易)〔而〕忠讜見疎也, 聰明壅塞, 而下情, 不得上達也, 法令紛更, 而官吏昧於遵守也。 又況目之所不及見, 耳之所不及聞, 州縣之廣、人民之衆, 病賦役之不均, 苦抽斂之多端, 起怨咨而傷和氣者, 不知其幾也, 此皆原於予之否德, 所以內訟自責, 而不能已。 予讀聖賢之書, 粗知君道之當爲, 深鑑歷代之盛衰, 庶不至於沈湎酒色、耽樂遊田、傷財害民、窮兵黷武。 惟欲事大以禮, 而事神以誠, 薄於自奉, 而篤於恤民, 勤於服政, 而愼於用刑, 以至一言一動發號施令之際, 莫不皆得其道, 上不負皇天付異之重, 下以慰億兆仰戴之專, 耿耿予懷, 天實照臨。 然以氣稟物欲之相因, 學問自修之未至, 其於日用云爲之間, 豈能皆適其宜, 而不獲戾於帝心哉? 況能存心以事天, 小心以事帝, 洞洞屬屬, 緝熙不已, 終日對越也哉! 宜乎天譴之深也, 又誰咎哉? 雖然天聰明, 自我民聰明, 達于上下而無間。 所以匹夫失所, 尙且呼天, 況君臨一國, 統億兆之衆者乎? 況子之於父, 苟有意焉, 豈自較其賢不肖, 而不以求救耶? 又況以予一人之故, 萬物擧歸於憔悴, 豈帝心之所安也哉? 今之旱災, 一至此極, 蓋嘗禱于山川, 以及社稷, 又嘗告于父母先祖, 竟莫能效。 憂心烈烈, 如焚如惔, 當食忘飡, 已臥復起, 而益深哀懼也, 蓋有日矣。 敢不披肝瀝膽, 昭告上帝, 以祈保佑乎? 玆薦菲儀, 仍陳卑抱, 伏惟昊天上帝, 諒予積誠, 監予敍辭, 赦宥過咎, 特賜矜憐, 霈然下雨, 以蘇群槁, 百穀用成, 致令無知赤子億萬生靈, 以至飛潛萬類, 皆得生育, 不勝至願。 |